
Zeiss Batis 85mm F/1.8
#本文照片皆由SonyA7m4 + Zeiss Batis 85mm F/1.8組合拍攝
回顧早期攝影生涯,都是將定焦鏡頭當成主力使用,後背包動輒24/35/50/85/150mm多顆鏡頭一同出勤,別人是透過變焦環來調整焦距,而我則是不斷更換鏡頭,再搭配雙腳達到變焦的效果。
對於變焦用戶、大三元用戶來說可能很怪,可我卻樂此不疲。

不得不說,這幾年推出的鏡頭光學素質與數位修正越來越好,不少變焦鏡頭的光學素質甚至都超越早期的定焦鏡了,非常明顯的進步。

時至今日,自己也漸漸轉成變焦鏡頭為主的拍攝模式,將定焦鏡當成副鏡使用,貪圖定焦的大光圈優勢,以獲得更大的進光量、更淺的景深效果,以及更加奶油虛化的散景。
說到自己最常用來搭配的定焦鏡,不外乎就是35or40mm/50mm/85mm這些焦距,既容易取得,還是自己相當熟悉的視角,比較好上手。
解封後的九州自駕之旅,我額外帶上『Zeiss Batis 85mm F/1.8』,這顆將近八歲的定焦鏡,它是當年我的夢幻鏡頭之一。

再次回顧攝影生涯早期,我非常不適應85mm,對當時習慣用廣角的我來說,85mm的視角實在又小又難受,我只想用廣角把眼前畫面通通塞進去。用廣角簡單又方便,對吧。
我也不知道是何時開竅的,忽然覺得廣角的畫面給得太多、太滿,開始喜歡望遠焦段,喜歡在這狹窄的視角裡頭探索。

就旅遊來說,僅475g重的Zeiss Batis 85mm F/1.8還搭載了鏡頭防手震,整個Batis家族就只有85mm和135mm內建鏡頭防手震。
▲使用Super35模式裁切,細節依然不錯。
這次旅行搭配A7m4的對焦表現,在街拍、抓拍時,都是相當輕鬆寫意的組合,整體拍攝節奏相當順暢,不會意識到這是8年前所推出的鏡頭。


至於我喜歡這顆鏡頭的原因,有很大一部分的原因是散景表現。從m43換成FF系統,最明顯的改變大致有三點:1、更淺的景深。2、更好的寬容度。3、更加不夠用的荷包。

現今多數無反鏡頭,都能提供相當銳利、高解析的成像表現,因此我在挑選定焦鏡時,會特別注意鏡頭散景的表現及紫邊的抑制程度,Batis 85mm在這兩點都符合我需求,非常喜歡。
講了這麼多,還是看看這次旅行的實拍照吧:
Comments