top of page
作家相片里卡豆

|超廣變焦鏡新選擇,Sony FE 20-70mm F4 G 評測

已更新:2023年9月8日


Sony FE 20-70mm F4 G|SEL2070G

今年二月Sony發表了「Sony FE 20-70mm f/4.0 G」新鏡,有別於常見的24mm或28mm標準變焦鏡,最廣端設計成20mm,恆定f/4.0光圈鏡頭,採用雙XD線性馬達對焦技術。


重量更是只有488公克的輕量化,並支援防塵防滴設計,是一顆非常適合旅遊的規格。


正好這次櫻花季有機會帶著它前去拍攝,和大家分享這次旅行的使用心得。


↑20mm/24mm視角差距

20mm有多廣?

20mm的廣角端是這顆鏡頭最大特色,我做了一張動圖20mm/24mm視角對比圖,20mm比24mm還要廣了將近10度,非常明顯的差異。


20mm提供更加廣闊的視角,為旅遊提供更大的拍攝彈性,尤其在都市或室內狹窄空間當中,拍攝泛用性遠大於24mm或28mm,Vlog自拍也能納入更多風景,能明顯感受到廣角張力的不同。


圖片對應的是20mm最廣及70mm最遠視角。


20-70mm作為一顆3.5倍變焦的鏡頭,可以涵蓋日常生活大部分題材。若非工作拍攝,我會搭配使用Super 35(APSC)模式,將望遠端拓展至105mm。這是機身內建的裁切模式,會切換成APSC視角(x1.5),但照片像素也會剩下一半,不過成像品質對於一般社群網站分享仍綽綽有餘。


在錄影的時候,如果你需要更望遠的視角,也可以使用這個模式拉近距離,還可以將防手震改成ACT積極防手震,更進一步的拉近距離。


這顆鏡頭為外變焦設計,收納後的長度不到10cm,使用72mm濾鏡規格。鏡頭上搭載光圈環與兩顆快捷按鍵,在過去這是Sony GM鏡的標配功能,如今越來越多G鏡也配置了這兩個功能。


放大倍率是不少人挑選旅遊鏡參考的規格之一,SEL2070G廣角與望遠端的最近拍攝距離略有不同, 最大放大倍率為1:3.9x。

  • 廣角:30cm(自動對焦)

  • 望遠:25cm (自動對焦)

若使用手動模式,在廣角端也可以達到25cm的近拍距離,在拍攝小花小草或餐桌題材非常好用。


↑支援防塵、防滴


今年東京的櫻花季之旅,幾乎天天都在下雨,正好用於測試鏡頭防滴功能。和這顆鏡頭搭配拍攝的機身有α7IV及α7RV,經過一連3-4個下雨天,無論是小雨或大雨都是頭好壯壯的,要注意的反而是自身的保暖。


鏡頭畫質與成像表現

SEL2070G的畫質相當優秀,解像力及銳度都是水準之上,沒什麼好挑剔的。多數人在意的是,最大光圈只有f/4.0,加上沒有防手震功能,能否應付全天候拍攝。


總結這次櫻花季的拍攝心得,白天完全沒有任何問題,迅速的對焦、不會過長的變焦行程,非常愉快的拍攝體驗。不過,f/4.0最大光圈在夜裡的確只算堪用,需要靠高ISO彌補進光量不足的問題。夜間無光環境的對焦速度也不如一般大光圈鏡頭,但這都是可以預期的,都在能接受的範圍當中。


目前我的主力相機是α7IV,由於這台相機內建防手震,在搭配這顆鏡頭拍攝時,我會根據拍攝環境調整ISO上限值,通常都是將ISO上限設定在4000以內。在陰天環境大約是ISO1600-2000附近,晚上則是控制在我設定的4000以內拍攝,以維持畫面純淨度。不過,隨著AI降噪功能越來越強大,我目前更是放心讓ISO上限值再提高一級到8000,專注在旅遊及構圖上即可。


要特別注意的是,使用Sony FE 20-70mm f/4.0 G一定要搭配原廠鏡頭描述檔修正鏡頭的變形問題,目前Adobe Camera RAW已經推出 4 月版 (15.3 版),這個版本新增了Sony FE 20-70mm f/4.0 G鏡頭描述檔,或是使用原廠桌面軟體Imagine Edge Desktop套用描述再導出TIFF調色。


整體而言,20-70mm的視角確實相當好用,20mm廣角端提供了更舒服的拍攝體驗,尤其在都市及室內大幅減少有退無可退的情況,非常適合都內隨拍。


很多人會在「Sony FE 20-70mm f/4.0 G」及「SONY FE 24-105mm F4 G OSS」之間做抉擇,我認為可以根據自己比較常拍的題材做選擇。擁有20mm視角的「Sony FE 20-70mm f/4.0 G」在都市旅行較為泛用。至於登山或踏青組可以考慮擁有105mm望遠端的「SONY FE 24-105mm F4 G OSS」。


歡迎追蹤我的 INSTAGRAMFB粉絲團



 

#海洋島民盛夏攝影|最有溫度的日本攝影之旅,鎌倉攝影特輯